清明踏青手抄報圖片一
清明踏青手抄報圖片二
清明踏青手抄報圖片三
一、清明踏青手抄報資料:關于清明節的資料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掃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題。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2006年5月20日,中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傳統習俗: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里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二、清明踏青手抄報資料:清明節作文內容
清明節又稱寒食節、柳節。唐代詩人來鵬在《清明日與友人游玉粒塘莊》中寫道:“幾宿春山逐陸郎,清明時節好煙光。”煙光,指的是柳色。裊裊炊煙中柳枝若隱若現,在陽光里如煙似霧,為春光留下無盡的遐想。
一年好景清明日,正是踏青賞柳時。柳是春天的使者,令無數文人墨客為之傾情。賀知章的“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寫的是勃勃生機;周邦彥的“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漂綿送行色”,說的是離別之意;李清照的“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訴的是哀怨之情。
萬物清明,這是天和地的最佳組合。
更多清明節手抄報請看:
1、關于清明節的手抄報資料
2、2016清明節手抄報內容大全
3、2016清明節手抄報圖片大全
4、2016清明節手抄報版面設計圖大全
清明踏青手抄報圖片和資料